TA的每日心情 | 开心 昨天 11:17 |
---|
|
马上使用QQ登录,下载海量书籍~!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点我注册吧
x
本帖最后由 wwmmtt1989 于 2018-10-15 20:52 编辑
' v \% l1 e; q& `/ J' @: W2 l: F: M. q1 p3 b$ V! }" B" {
X8 K, I: v( g( w; S$ p
基本信息; \0 [( o. _4 H# h6 |/ u
出版社: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; 第1版 (2016年6月1日)
* a! E( ^) r6 s& q8 y$ v丛书名: 全国语文特级教师推荐书系6 y3 _5 p# S1 v7 h! J! w
平装: 340页
) S3 b# b r X' h
: n O8 L3 w; j, X! a编辑推荐! L/ ?! K: W+ k$ |/ c7 h2 |$ q
毛泽东说革命夺权靠枪杆子和笔杆子,他自己却从没有拿过枪杆子,但笔杆子倒是一辈子须臾不离手。他那种风格,那种语言,那种做派,是浸到骨子里,溢于字表,穿透纸背的,只有他才会有。一般来讲,政治家的文章天生的高屋建瓴,有雄霸之气;另一方面又理多情少,易生枯燥之感。但毛泽东巧妙地扬长避短,文章既标新立异,又光彩照人。中国是个文章的国度,青史不绝,文章不绝。毛文堪称空前绝后,他之前没有,他之后也不可能有。毛文所产生的时代已经过去,它当时指导的工作任务也早已完成,但是为什么人们还在读它,用它?一有事就想起它?这就是经典的意义,它早已褪去了有形的外壳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,成为永远悬在天空,时刻启迪我们的星辰。
$ Q5 U, `; `* W7 y
0 D: \3 U) @9 T; P! [, @毛文的特点在磅礴凌厉的气势。毛是政治家、思想家,不同于文人雕虫画景,对月说愁,他是将政见、思想发之于文章,又借文章来平天下的。文章之势是文章之外的功夫,是作者的胸中之气、行事之势。写文章,说到底是在拼思想。只有政治家才能总结社会规律,借历史交替、风云际会、群雄逐鹿之势,纳雷霆于文字,排山倒海,摧枯拉朽,宣扬自己的政见。毛文属这一类。这种文字不是用笔写出来的,是作者全身心社会实践的结晶。劳其心,履其险,砺其志,成其业,然后发之为文。文章只是他事业的一部分,如冰山之一角,是虎之须、凤之尾。向来说文章有汉司马、唐韩柳、宋东坡、清康梁,群峰逶迤,连绵不绝。毛泽东算得一个,也是文章群山中一座巍峨的险峰。
4 z! C; j: M- Y1 S: I名人推荐5 L2 z" v. m; e( D/ R
我在几篇谈散文的文章中,提出了一个看法:在中国散文坛上有两个流派。一个是“松散派”,另一个是“经营派”。我还指出,在中国文学史上,散文大家的传世名篇无一不是惨淡经营的结果。我窃附于“经营派”。我认为,梁衡也属于“经营派”,而且他的“经营”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都非同寻常。难得他总能将这一种政治抱负,化作美好的文学意境。在并世散文家中,能追求、肯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的人,除梁衡以外,尚无第二人。
4 h6 y) I) _ Z& W——季羡林
3 e# c& z3 y! {5 f( n
+ n- B; P# a& J5 m! u媒体推荐
/ k/ H ?; ]4 r: v6 k# J. C《人民日报》全版刊发,一经发表引起全国轰动
9 w& E# L. N) n+ Y; K0 I0 l7 a2 a& I9 C! C1 H! t( s. B* E
作者简介% Y- a3 O" W7 e& K
梁衡,1946年生,山西霍州人。著名学者、新闻理论家、作家。长期从事新闻工作,曾任光明日报记者、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、人民日报副总编辑。全国人大代表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、全国记协特邀理事、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、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总顾问。著有新闻三部曲:《记者札记》《评委笔记》《总编手记》及《梁衡新闻作品导读》。散文集《觅渡》《洗尘》《把栏杆拍遍》《千秋人物》等。科学史章回小说《数理化通俗演义》、写作研究集《为文之道》、政论集《文风四谈》《干部修养谈》等。出版有《梁衡文集》九卷。曾获青年文学奖、赵树理文学奖、鲁迅文学奖提名奖、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、全国好新闻奖和中宣部“五个一工程”奖。代表作有《觅渡,觅渡,渡何处》《大无大有周恩来》等。先后有《晋祠》《觅渡,觅渡,渡何处》《跨越百年的美丽》《把栏杆拍遍》《夏感》《青山不老》等60多篇次的文章入选大、中、小学课本。/ m7 I, B- T+ N q9 H
7 E% `! {! H1 {目录0 x7 L3 G. D d% |
第一章文章大家毛泽东
- f! a. f6 o6 _( p6 W文章大家毛泽东/2
, q# g) w5 D* J毛泽东怎样写文章/21 $ ~% E# ?; z$ i) y
毛泽东文章中的修辞研究/81 - z/ N/ _4 P! p
怎样学习毛泽东的文风/109 8 \4 n; x; Q4 h& F
第二章文章之外的毛泽东 / v, ]$ H$ h. s4 y" G/ b4 a
这思考的窑洞/130
; O ?2 l$ @. `( K. O% C假如毛泽东去骑马/136 6 q, L3 q& S: p( a" ^2 r
韶山毛泽东图书馆记/156
4 H) {5 N. p0 }5 z9 Q红毛线,蓝毛线/161
* }8 R) B0 `9 ^$ z4 ^: d西柏坡赋/168 7 ]2 E( n, ~+ }' i+ i, c
一棵怀抱炸弹的老樟树/170
8 T; g4 L! {$ O+ Q第三章学习毛泽东,写出好文章 # [5 Z8 S5 q" Y/ _. c" _
说官德/176 7 {* _# @+ w5 R
说文风/179
! Y. z; A. ]# A- F说经典/183 # D& K+ L/ G( X& _7 o. w) x
怎样区分低俗、通俗和高雅/187
) V$ d, F1 }5 ]8 p- r D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/191
- k( m1 \. P2 Y1 B1 q. N# }7 ^文章三层美/196
h2 s3 _- i, r文章五诀/198 : b0 K3 \) Q1 _8 ` K' @" z3 P
开会与讲话/201
5 O3 K8 k: }$ n+ d$ t5 S笑谈真理又何妨/207
1 S1 h* o+ I9 j- d/ S警惕学习的异化/210
2 p) `7 Z1 s$ B9 w用其心还是用其力/213
/ A; f: x9 |+ q有感于干部不会说话/215
: }, P( Z9 S2 \5 h% z让形式不再只是形式/217
) u$ {* x1 U+ G- a' w4 c" Z& {官员答记者问的十四个“不要”/219
/ z5 h* w% N, B) O' o+ i& J地震教我们如何说话/222 5 W' Y0 q" @# r! |& |+ ^1 x3 w
谁敢极言?谁能极言?/225 9 @: l# V! D. J& D/ V7 x
邓小平认错/228
6 w' I- m. ~0 N% |) N1 h李瑞环的文风/230 * I* a- }; ?; g6 J, U5 O
朱镕基不修传/234 5 ~4 Q, S y$ c0 \) a# x
普京独行在空旷的大街上/236 * }; @1 w: }; h8 h- M
什么是政治/240
3 \0 C/ B' r7 ~0 S$ p! Q怎样让政治与我们更亲近/246 4 i* R! n% R' [1 v9 k; }, T
老百姓怎么看政治/249
2 m" Y) c0 r z0 \- U/ Q政治人物不应称爷爷/252 3 f. x( X% b5 D* G- N7 x# w: B( n
用文学来翻译政治/254
V9 n$ B ^) P4 C$ @" H" p干部何必展示才艺/261
6 q- z% N# v7 b为什么不能用诗作报告/264 % \* [4 [4 `1 x4 R, ^
居官无官官之事/267 % B9 Z$ K: |+ D9 \/ W
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/269
7 S9 X& R" Y1 \$ b实事求是为什么这样难/272 " Z1 i$ Y8 D. G' C1 W. }' k
我的阅读经历/300
: D8 g! H( J( m# p5 B; i3 Z- I0 i. O) n: x( r
: r" l6 G) \+ O8 M
% m) ~2 p" q5 _' v
|
-
|